2016年5月31日

两本关于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旧书

[t]《一九八五年八月的第三次世界大战》[/t]

s3076920

本书描写的欧洲中部战场状况、大西洋海战、核战争以及太空战争,令人惊心动魄。对电视在战争中的作用也有有趣的描写。

作者约翰·哈克特将军是英国人,一九一○年生于澳大利亚,在英国牛津大学攻读文学系与历史系。他参加过第二次大战,受过三次伤,最后一次是他担任一个伞兵旅参谋长的时候。他也获过三次勋章。他退役前是北约组织北部集团军的莱茵区英军司令。退役后他在英国伦敦皇家学院任教至今。

实际上,哈克特将军也不是单独写出本书,他得到英国一批将军,包括巴勒格拉夫空军上将、亨特陆军准将和麦乔奇海军中将等,以及美、西德一些军事、外交、科学方面的专家的协助。因此,本书也可以说是集体创作,但主要是由哈克特将军执笔完成。

《第三次世界大战》一书的出版,不但引起了英国国内注意,英国军事书籍协会推荐了此书,而且在国际上也受到广泛重视。日本的《文艺春秋》杂志马上翻译刊登其详细摘要,还加了一个副标题——“令人战栗的书”。后来还有人仿照本书写法写了《第三次世界大战(日本篇)》,作为本书的“补充”。过去虽然也有过不少有关未来的第三次大战的书,但是有的结论未免过于悲观,而本书却预见西方将战胜苏联,当然并不是毫无条件的,条件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要及时觉醒和作充分的准备。

[t]《第三次世界大战-苏军在日本登陆》[/t]

s27265464

小说首先宏观呈现了当时的国际政治军事版图,着重描绘了亚太地区主要国家间的紧张形势。以苏联和越南为一方,与中国、日本、美国为另一方的国家集 团正进行着激烈地博弈。在这种背景下得到西方支持的中国在一九八x年的某 一天,出动了一个以德国豹2坦克装备 起来的坦克师,对苏联一个边防摩步团实施突击并将其全歼。接着苏联展开报复,以一百个装甲师的强大兵力在中国 的西北、华北、东北三个方向进行战略突袭,中国军队在美日的物质和技术支援下,奋力抵抗,无奈实力悬殊,很快东北沦陷,西北被迫放弃,在主动炸开桑干河上的水库后,苏军攻势被迟滞,中国勉强守住了北京。

苏联对日本发出严厉警告,要求其停止一切对华援助。但当时日本社会除了一些中立论调外,其余一边倒地支持中国,“挽救中国,保卫北京”成了压倒一切的呼声。人们在东京召开了“支持中国的国民总奋起大会”会上有人高呼:”中国是我们日本两千年文化的母亲,在母亲将被杀害时弃之不顾,是违背做儿子的道义的。诸位,起来吧,为挽救中国而奋斗!”在这种舆情下,日本政府已没有丝毫腾挪空间,断然拒绝了苏联的要求。苏联随即对日本展开军事打击,在夺得制空和制海权后,于日本本土实施大规模登陆,日本自卫队在经过殊死抵抗后终于不敌,东京陷落,建立起了亲苏政权,但是,原日本内阁中的高官们没有屈服,他们逃亡到上海,建立起流亡政府继续抵抗。战争中,美国拒绝启动日美安保条约,对日本实施直接军事援助,显得自私而怯懦。

这本书的作者久留岛龙夫,据说是当时 日本的一个年轻军迷,并非专业军事研究人员,却组织了一个军事研究小组,经常发表一些军事和兵器分析文章,有点类似当今台湾的著名军事博主YST。也许是没有专业背景的限制,所以,他的叙述不太受专业理论的约束,他不用太在意各种兵器使用中的战场实际条件限制,信手写来,很有可读性,尤其受军迷的喜爱。

《苏军在日本登录》这部小说虽然是虚构的,但紧贴当时国际政治军事现实,作者对战争爆发前国际形势的描述,大部分是真实的,是当时正在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对战争爆发契机的选择也是合理的,对战争过程演进的推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符合逻辑的。书中出现的各类武器确是当时各国军队实际装备的,作者着力渲染的武器性能和威力也是符合当时人们普遍认识的。苏联装甲部队进攻时的恢弘场景,正是苏联大正面、宽纵深、行进中展开攻击的军事理论在实战中的展现。

当时人们的战争神经绷得很紧,以至于一九七六年唐山地震时,很多人第一时间认为是苏联发动了核战争。当时三北地区的边防军民几乎整戈待旦,日夜备战。这本小说正像一把锥子扎中了我们这类军迷少年的战争神经。

[t]E书下载[/t]

一九八五年八月的第三次世界大战.pdf
链接: http://pan.baidu.com/s/1bNJis2 密码: kueq
苏军在日本登陆:第三次世界大战.日本篇.pdf
链接: http://pan.baidu.com/s/1i5jP7JB 密码: tv21
第三次世界大战-苏军在日本登陆.txt
链接: http://pan.baidu.com/s/1miu8LrM 密码: s31n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