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2日

沈阳太原街

我12岁以前一直生活在沈阳,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一直到上初中才回哈尔滨。记得那时每次放假回哈尔滨看父母,院里的小朋友总是嘲笑我的沈阳口音,也总学我说“咱、咱、咱”的。沈阳是我的故乡,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就是有名的太原街。太原街是一条老街,一般老的东西都很有故事,街上的建筑、住过的人和曾经的店铺。

首先要说的是东北电影院,小时候看电影除了部队大院里放映的基本都是在东北电影院看的。钟声是东北电影院的一大特色,电影即将开演前“铛,铛,铛”三声开幕钟一定是沈阳的孩子们心目中永远难忘的娱乐记忆。据说,三声钟响源自一个能够发音的盒子,设备引进于德国。开幕钟的声音由一根粗铁管里面长短不一的三根小铁管相互撞击,再由扩音器发散而出的。别的影院都是开幕打铃,这钟声确实是独特的。 这座影院最初是日本人建的,可以称得上是壮丽宏伟,但是在我记忆中总是感觉它有点阴森森的,沈阳和哈尔滨的不少日式、俄式的老建筑都给我阴森森的感觉,难道这是人们常说的历史沧桑感?我倒觉得是历史留下的阴影挥之不去赶之不绝。这个电影院,2003年拆掉了,有一年我回沈阳,怎么也找不到它,它原来的所在被一圈商场取代,我以为它被淹没在里面了,就努力去找,结果路人告诉我拆了。多少人的童年记忆被拆没了?



圈楼也是一个老建筑,它是日本人修建的一个菜市场,真的是一圈的结构,解放后还是菜市场,我记得小时候奶奶领着我去买东西最常去的是两个地方,一个是门前的“合社”另一个就是圈楼。圈楼一圈分成好几段,印象中除了着圈进那圈我怎么觉得每一段里卖的东西都一样,每个门出来的样子都差不多,小时候我不知在这里迷路多少回。

说到圈楼就必须说联营,这是沈阳当时最大的商场了,还有一个叫友谊商场的,那时上街都说“先到友谊后到联营”,为什么呢?好的都留在后面么。联营距离圈楼不远,那时我们一般从圈楼买菜回来从联营的后门进前门出回家,在联营一般不买东西,只是感受一下气氛,那是在商场买东西一年也就几次而已。

太原街上有一家工艺美术商场很有名,现在不知道在不在了,但我去得更多的是它对面的一个小文化商店,我小学的所有文化用品基本都在那里买的。什么名字不记得了,地点应该离现在的中兴大厦不远。

还有那家海城馅饼也有印象,记得那时分两个屋,外屋吃馅饼里屋要吃炒菜才能进,有一回我爷爷领我吃馅饼只要了馅饼啤酒没点菜还和服务员吵了起来。

太原街上的记忆太多了,写不完,最后说说哪家外文书店。它应该在太原街南端,是个二层楼,和邮局对面。我提到它不是因为它卖外文书(我看不懂的),而是它是我最早能买到港台原版和大陆引进港台正版磁带的地方。那时在哈尔滨买不到这些紧俏东西,每次回沈阳必然去这里。这些原版的磁带15-30元不等,好贵啊!但买起来毫不吝啬,遗憾的是品种实在有限。回忆起来《墙上的肖像》《谭咏麟87精品》《张学友jacky》《梦里人》似乎都是在这里买的。

好久没回沈阳了,每次回去我都要骑个自行车去太原街附近晃荡,胜利街、红旗广场……可是,迷路的次数越来越多,我甚至怀疑我在这个城市里生活过吗?我虽记得这个城市,它却已不记得我。没有人记得我了,以前的同学、邻居,再也没见过。

10 评论:

eJohnny 说...

和中街相比,太原街好像不大也不宽,离沈阳火车站不远吧。

eJohnny 说...

和中街相比,太原街好像不大也不宽,离沈阳火车站不远吧。

oldcheetah 说...

是啊,小时候住的离太原街近离中街远。

崔小可 说...

往事有如一杯陈酿已久的老酒,越品越有滋味!很好

微历史 说...

没去过沈阳,歌曲不错

微历史 说...

我喜欢东北话,带劲

突突2.0 说...

播放器是怎么弄的啊?

西航小萝莉 说...

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南航陈都灵 说...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

山谀延47 说...

绝口不提不是因为忘记,而是因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