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2日

山西琐记

(之一)
2002年我们十个来自黑龙江各地检察院、法院的同学被调剂到山西大学法学院攻读法律硕士,一共三年,每年在山大脱产学习三、四个月,在那里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领略了三晋大地的风土人情,至今,一些琐碎的记忆仍让我们难以忘怀。
山西的吃食
山西面食闻名天下,我又喜面食,正是如鱼得水。印象较深的是一种叫剔尖的面食,好像是用尖尖的竹签把托在铁板上的面团一段段地剔到沸腾的锅里,煮熟后自己浇上各式卤汁,剔尖雪白晶莹,卤汁色泽鲜亮,十分诱人,吃起来筋软爽口,确是美味。我喜欢浇上番茄鸡蛋卤、蘑菇笋干卤或是黄花菜豆干卤,有时一吃就两三碗。山西的饭店都有这种面食,用餐车推着各式卤汁供人挑选,奇怪的是大多数人把几种卤拌在一起吃,难道不怕串味吗?
还有种面食叫莜面姥姥,这个不敢恭维,是用莜麦面蒸制的,配上羊肉臊子和其他佐料,外形我觉得像把饺子皮卷了一下,放在笼屉里蒸熟,据说实际上是把小莜面团在手指上缠绕而成的。之所以不敢恭维是因为我和大哥、一民在平遥的一家馆子吃完这东西后居然涨了一天肚,很久吃不下别的东西。我很怀疑这种面食是当初的地主老财发明的,为的是给长工吃了干活时不会感到饥饿。
有种民间小吃叫“头脑”,不知为什么起这么个名字,是用羊肉、山药、藕根、黄芪、黄酒精、煨面、良姜等煮制的。到山西时就有人告知我们这东西好吃,并大补,只是味道稍有怪异,第一、二次一般人恐不能适应,但吃几次食知其味就会上瘾。于是我们哥几个结伴去吃,果然其味怪异难以入口,后来我是再没吃过,只有省检的马林每每骑者借来的自行车风尘仆仆地去吃,并大叫美味,估计是食知其味了,但这厮龙精虎猛,不明白还补个啥劲。
平遥的牛肉太谷饼,杏花村的汾酒顶有名。没到山西就听说过平遥的牛肉很有名,到了山西去了平遥当然不能不尝尝。平遥牛肉很讲究,宰牛时,切断牛颈两根主动脉血管,让牛血尽快流尽,这样杀死的牛,肉内没有瘀血,色泽好看,防止肌肉纤维收缩所造成的坚韧,使肉质滑嫩可口。平遥腌制的牛肉浓香扑鼻,绵软酥烂,而且水分不多可以保存很长时间。我们去平遥时不只吃了酱牛肉,还品尝了牛肉炖山药,可惜人生地不熟遇到了黑店,几十块钱一碗肉没几块,根本不够我们几个塞牙缝的。
山西有道很有名的菜,叫过油肉,不是什么山珍海味,只是油炒猪里脊肉片,和我们那的滑溜肉片很相似,只不过里边多了蒜薹等配菜。不知为什么当地人很看重它,据说每家婚丧嫁娶的宴席上必有此菜,山大的食堂也几乎每顿都有,吃了很多次,并未觉得是什么美味。
(之二)
汾酒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山西的汾酒中外驰名,但90年代的假酒事件给了汾酒不小的打击,起码在东北很难觅其芳踪。来到山西后,酒自然免不了要喝,我不善饮,倒是没觉得有什么特殊的。一年的国庆节,山大法学院的钱副院长为了让我们黑龙江来的同学真正地体验一下山西的酒文化特意率领我们去汾酒厂参观了一下,结果大开眼界。
坐汽车到酒厂有很远的路,我们甚至顺道参观了一下武则天庙和刘呼兰纪念馆。山西的公路不错,只是四周黄土飞扬,郊外很多小焦炭厂,滚滚的黑烟直冲霄汉。酒厂与法学院是关系单位,当时由工会的赵主席接待了我们。先是参观,酒厂占地真大,基本就是一座小城市,仿古的大门雕梁画栋,很有历史感。酒厂内专门有个汾酒博物馆,把汾酒的起源和发展讲得很详细,还有不少名人题诗题画,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巴金老人的“酒好人好工作好参观一回忘不了”,实实在在啊!
参观后自然是喝酒,汾酒厂有一个规模很大的招待所,专门接待来参观的人。菜虽不多酒却精致,四个小瓷壶,一圈小瓷杯,据说分久的酒瓶酒具都是景德镇出品,可以当艺术品珍藏。四壶酒一壶老白汾,一壶白玉汾,一壶玫瑰汾,一壶竹叶青。赵主席说在这喝的酒在哪里都喝不到,因为是刚刚酿制的,而市场上无论多贵的,都是勾兑过的。我不善饮,起先没想喝,但钱院长说此酒不喝终生遗憾,我就一样喝了一小杯,果然不同凡响,绵香甜软,回味无穷。我比较看好玫瑰汾,据说用玫瑰泡制的,还有保健功能,很绵很甜,估计更适合女士饮用。
在一处枯井前,赵主席给我们讲了个很有意思的传说,附录于下:传说很早以前,在奔腾的汾河岸边,吕粱山脚下,有个红杏簇拥的小村庄,名叫“杏花坞”。杏花坞人大都以酿酒为生,世代相传。进得村来,只见酒旗高挂,酒肆林立,生意十分兴隆。那时候,每逢春日,柳丝婆娑,杏花吐艳,文人骚客云集杏花坞,都要到村中酒店吟诗作赋,买酒看花。其中一家酒店因店主人辛勤劳作,童叟无欺,很得饮者称道。有一年冬天,北风呼啸,雪花飞扬。从村外来了一个衣衫褴褛的老道,直奔这家酒店。店主人见他衣不蔽体,浑身发抖,没等他开口就舀了一大碗酒给他喝。那穷老道接过酒来,一口气就喝干了。喝罢,感激地点头笑了笑,拾脚便走。店主人的儿子见那老道分文未给,十分恼火,便追上去讨问酒钱。店主人忙将儿子拉回来说:“你看他衣不蔽体,哪有钱付给我们?算了,让他走吧!”第二天,大雪继续下个不停,路上行人很少。店主人正在家里闷坐,忽听门外有断断续续的扣门声。店主人开门望去,见一位白衣、白冠、白发、白须的“雪人”踉踉跄跄地闯了进来,仔细一看,才认出还是昨天那个老道。店主人急忙扶住他,见他身子都快冻僵了,就将他扶进店里,吩咐老伴快去烫酒热莱。过了一会儿,酒莱端了上来。老道顾不得多说,片刻就把两大碗酒喝光了。吃罢酒莱,老道身上暖和多了。他连声道谢,起身就要出门。店主人见外面依然大雪纷飞,一再挽留,老道执意不肯。店主人送走了老道,一家做了些粗茶淡饭。吃饭时,店主人的儿子埋怨父亲说:自家小本生意,哪里吃得住如此慷慨施舍?”店主人生气地说:“你懂什么!富人有钱饮酒取乐,穷人没钱也该借酒御寒啊!我们怎能见他冻饿而不管呢?”第三天,老道又到店里,一气喝了三大碗,终于玉山倾倒,烂醉如泥。店主人喊来儿子,把他搀扶上炕,端汤喂水,一直守候在他身边。老道醒来之后,十分感激。店主人怕他摔倒,双手搀他出了店门。经过门前水井时,老道问:“做酒就用这井里的水吗?”店主人点头说:“是。”一阵冷风吹来,老道酒气上涌,随着响亮的嗝声,一股白色酒气直冲井底,霎时就见井水涌动,一股股酒香从井里飘散开来,这口井里的水就变成了芬芳郁冽的美酒。消息传开后,人们纷纷赶来观看,都说这是一口神井,方知那老道是仙人下凡。从此酒店得名醉仙居,慕名前来买酒的人越来越多。几年以后,善良朴实的店主人去世了。他的儿子好吃懒做,吝啬贪财,对来饮酒的客人十分刻薄。一天,那老道又来到“醉仙居”,店主人的儿子见财神爷临门,忙满脸堆笑,十分殷勤,摆出好酒好饭招待。老道问他生意做得如何,店主人的儿子却叹气说:“生意虽好,井水能变酒,可没有酒糟喂牲畜了。”老道一听,,觉得这少年也太贪心不足了,十分生气,不顾他的挽留,转身就走。当他走出店门,路过井边时,用袖轻轻一拂。店主人的儿子见井里冒出一股白气,老道飘然而去。待他又打起井水来时,不再是酒,却又变成水了。店主人的儿子正在纳闷,抬头看见老道留诗一首:“天高不算高,人心高一梢,井水当酒卖,还嫌没酒糟!”店主人的儿子自知好吃懒做生活不下去,只好动手亲自做酒。从此,他渐渐改掉了吝啬贪财、好吃懒做的毛病。说也奇怪,用这井里的水做出的酒,别具风格,又变得香绵可口了。传说中的那口“神井”,至今犹在。明未清初的思想家、著名的诗文书画大师和医学家傅山先生亲笔题书的“得造花香”四个大字,如今仍镶嵌在井边的墙壁上。
(之三)
黑帮
应该说说我们这十个人了,我们到达山西前基本互不相识,虽都在政法部门工作,但以前都没有过接触。大哥、二哥算是基层领导干部,一个在边城绥芬河,一个在煤城双鸭山,都在法院工作。一民是老三,在哈尔滨一个区的法院搞民事审判。马林在省检,算是我的上级领导,还有4个女同学,任姐也在哈市的基层法院,梁姐在市法院,张蕾当时在齐市,现在也考到省检当了我的领导,赵丽那时是律师,现在不知在哪高就。这才9个人,之所以说十个是因为还有一个内蒙的女生积极地加入了我们的组织。我们的组织叫“黑帮”。其实就是指黑龙江来的这帮人。
用山西师生的话讲黑帮是个团结向上的集体,大哥沉稳热心,二哥乐观好学,一民幽默豁达,马林热诚外向,几个女同学也洒脱大气,我们相处得很好,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喝酒
我们十个人在山大学习竟有一项很重要的事情是喝酒。有时和老师喝,有时和热情的山西同学喝,我不胜酒力,只能每次承担照顾醉鬼的工作。
基本每次喝酒都有大哥,也难怪,它是我们的头领么,应酬的场合他必须出席。他还是我们的班长,马林是体委,这二人经常和山西籍的班委以工作为名外出饮酒,我们常抗议其腐败行为,让其交待我们的班费开支,他们解释是自费消遣,嘿嘿,很难让人信服。大哥喝多了基本是睡觉,卷曲着身子窝在床上,忽而唉声叹气,忽而鼾声如雷,大体上还算老实。有意思的是有一次我们中午去吃小肥羊,丫头天喝多了,中午喝了一口就难受,坐在桌上急急要找地方倾吐,走开已经来不及了,他居然一转身从没人的桌上拿起个空酒杯对口就来,让人钦佩的是他居然吐了正正好好满满一杯,无一点空余,无一丝倾泻,这等功夫让我们佩服至今感慨万千。
二哥能喝点酒,但他体格好加上也有节制(我们私下认为是没当上班委没资格腐败的原因)所以基本不怎么喝多。但他也有喝多的时候,这人好脸,喝多了常常找个背旮旯私下去吐了。
一民好酒,也嘴馋,无肉不欢。这厮酒量较大,喝多了就睡,鼾声比大哥还响,间或起身咕咚咕咚喝水,然后再睡。有一次他喝多了把我折腾够呛,是班级聚会,我喝不了多少提前退席,他不知怎么也喝多了回来闷觉,可那天他很不老实,在床上翻滚不停,一会要吐一会要水,后来一头栽向地面身子在床单手支地对这地面喘气。我倒很想看丫这个怪异的姿势能坚持多久,可咱毕竟心善就上前扶持,这下坏了,这厮把支地的手改支我了,还死死抓住不放。这厮200来斤,折腾了半宿弄得我苦不堪言。最可气的是我还没捞到好,这厮一边受我恩惠一边口中大呼大哥、二哥,竟视我为无物,如今很后悔怎么没把丫放地上消遣一宿。
马林喝酒比较生猛,一般是自己先喝多了在那呆着,等到大家都喝差不多要结束了,这厮会猛然起身提议再干一杯,而且往往贯彻先把内部干倒的原则,不论桌上有没有外人,总对着自己人来劲。马林身高马大,喝多了很难驾驭,有一次我好不容易把丫扶到床上,以为万事大吉,哪成想丫先不分上下左右地一顿狂吐,等我拿东西要收拾时,他居然扑棱一下站起来和我抢抹布要自己收拾,两只大脚在其呕吐物上踩来踩去,弄得一片狼藉。
酒这东西不可没有,也不可多喝。这些人喝酒还没有太走板的,有些人借酒撒疯,或者做了错事就说是喝了酒的原因,其实都是借口,你想干什么不想干什么没人会把你怎么样,为什么我们的刑法规定醉酒的人犯罪要负刑事责任呢?因为除非是生理性醉酒,否则你还是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这是题外话了。

1 评论:

tobe 说...

哈哈!没想到还有这么一篇~早认识就好了,我给你一一做个注解。因为我是山西人啊!
山大……我就是山大毕业的……
关于浇卤,一种卤一种味,两种卤是另一种味,全部都浇上,也是一种味。所以,也许人们比较喜欢混合起来的那一种味吧。
关于莜面栲栳栳,哈哈,莜面本身是一种粗粮,是穷人吃的,正因为耐饿,所以大受广大穷苦百姓的欢迎。这个,就算当地人,也不敢多吃的,而且尽量中午吃,晚上都不会饿……
关于头脑,是傅山先生发明的养生药膳,学名八珍汤。只有太原有。太原人讲究吃头脑要吃早上5点钟出锅的第一锅。我本人一次都没有吃过。
关于过油肉,晋菜都不是很有特色,过油肉正如你所说,也真的是一般般。就因为是本地的溜肉片,所以受当地人欢迎~
关于汾酒,这是我们的骄傲啊!比如我爸,去省外出差,行李箱必带两个瓶子,一瓶汾酒,一瓶陈醋。
关于山大,出美女的名声在外,不知你有没有留意?如果有,那么我理解,博客这种公开场所不适合讨论。如果没有,那就证明有个传言是真的——据传,自从我们这届学生毕业以后,山大的美女就越来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