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到一起服刑罪犯利用手机进行诈骗犯罪的案件,看着卷宗,想起了以前办理过的同类案件。
第一起案件是几年前了,当时颇为轰动,有几名监狱干警因为渎职也被查办了,被害人23名,涉案金额20来万,违反规定用五号字打的起诉书也打了十多页,把我折腾得够呛。您得理解我,一个派出检察院,平时的案子我一张纸正反面打完起诉书还空好大地方盖印呢。被告人当时好像是盗窃判的,起先在外市的一个监狱服刑,那时候就开始偷偷摸摸用手机,每天听广播里征婚的节目,记下女方的号码半夜就闲扯。诡异的事情发生了,通过这个手段他居然和一个女孩搞上了对象。当然了,骗子的智商很高的,高到什么程度不晓得,估计大部分iq得有130以上吧?这厮开始标榜自己是成功人士,几下把女的忽悠蒙了,最后快定终身了才悲愤地告诉对方因为犯点错误被劳改了,不过快出狱了,一出狱就和她喜结连理什么的。那女的真有股子劲,居然多次去接见,还和未来的婆婆一起去几次。
后来骗子觉得手机这东西不错,很有利用价值,加上在法外时这厮在北京一个网络公司呆过,恰好给好多大学安装过电话网络什么的,记下了不少大学的电话号码,于是骗子谋划了一番开始行动了。一到半夜,骗子开始用手机盲目拨打北京那几所大学的电话,当然他是按照自己的记忆胡编号码打过去,它是希望打到学生寝室,如果接电话的是男的,就撂了再打,如果是女的,好戏开始了。“小梅(小红、晓燕、小薇...)在么?”声音很低,话里透着亲切,还有点嘶哑,这都是为后边的作铺垫。如果倒霉催的这寝室真有叫小梅、晓燕、小薇什么的,案件就快发生了。接电话的小梅这时估计正睡得香,神志不太清醒,要是她还真有一个知道她寝室电话的男朋友的话,悲剧顺利上演。骗子会先让对方猜是谁,大部分傻姑娘会不耐烦地说:“xx你就别装了!”结果,骗子就成了xx,骗子会甜言蜜语几句,然后多数傻姑娘会问你声音咋变了?骗子说感冒了哑了,女的又问说话干吗这么小声?哈哈!就等你问呢。骗子会带着哭腔说打架了、赌博了等等原因被公安抓住了,一个好心的公安借了电话和家里联系,据说交点罚款就可以放了。这边就着急了,有多少就掏多少,骗子也狠!钱、电话充值卡、手机、电脑什么都要,还嘱咐的女的一会儿有人去取钱,在校门口,为了避免麻烦人家喊你就交钱,什么也别问。然后骗子挂了电话再给法外的朋友打电话,说帮忙上哪里去点东西,要不是欠帐,要不是亲友转交,骗局就在一个电话后形成了。女大学生真是实在,我看了,多的有上万的,少的几百块,还有送笔记本电脑的,还有送手机的,爱心真伟大啊!众多被骗的女生里居然有好几个学法律的,还有研究生,不知道对她们今后的法律工作生涯会不会有影响。说得简单,其实案子挺复杂,骗子还有帮手,有帮着买手机藏手机的,有明知是骗帮着取钱的,涉案六七个人,最后都处罚了。
第二起案件简单多了,被告人在监狱里私藏手机,别的犯人借来打,号码就存手机里了,骗子就往回打,冒充监管干警,编理由要钱,然后把亲友的银行卡号给被害人,被害人信以为真就往里打钱。对了这个没定诈骗,我按招摇撞骗走了,从一重罪。
今天接到的案子和第二起很像,毕竟这种手法简单有效得多,不像第一个,想骗成一起估计要打几十个电话。
一、私藏手机给监管安全带来隐患。罪犯通过各种渠道私藏手机,有的是家属接见私藏的,有的甚至是干警、工人高价卖给他们的,多数犯人无聊用来和亲友联络,部分心怀鬼胎的用作作案工具。用手机诈骗,近来还有用手机遥控绑架、爆炸的。私藏手机,真的是很大隐患。
二、便捷的金融工具便于作案。手机诈骗银行卡使用频繁,多数是被害人得到一账号,也有骗手机充值卡的,以此类推,以后什么一卡通,网游充值也危险。
三、被害人防范能力差。多数人一接触到与公检法有关的就有畏惧、好奇心理,不懂法的很容易被懂法的罪犯骗了。
3 评论:
看到第4行,涉案金额20来万 这怎么就能轰动得起来。
看到后面这个骗子真厉害
轰动夸张点,是小范围的,数额不大,关键是在押的服刑罪犯诈骗外边的人,挺离奇的。
发表评论